Friday, July 22, 2011

是否够份量?(南洋商报,刘继方专栏)

刘继方专栏 《继破方框》
商报,刊登22.07.2011

会不会有一天,某一家大学的优秀生,全都考不到一等的成绩?逼得校长必须下令展开内部调查,找出个中原因。

结果,导因居然是那些学生都蓄意“低空飞过”,以避免因为考获一等成绩,而不得不接受以某个“不知量力”或“自以为是”的人命名的奖项。

简单来说,那些学生是为了保住“个人尊严”,而刻意考差的。

很巧地,从7·09事件至今好像“人间消失”的土权主席依布拉欣阿里,名字却出现在玛拉工艺大学官方网站,主题为“依布拉欣阿里领导奖”。

此信息一出,反弹处处;大众纷纷在研究两个问题,第一,该大学真的找不到更好,更有份量的人来为奖项命名吗?第二,到底依布拉欣这位老兄有哪一样“品格”,足以让得奖的学生感到光荣?

一向来,任何学业奖项都是以曾经对国家教育,或对社会团结及作出贡献人物命名,然而这位老兄何许人也?使到该大学如此重视?

正如彭亨州回教党领袖端依布拉欣所评,依布拉欣阿里不是一位被社会尊崇的人,而任何奖项皆应该让得奖者感到荣耀,而不是引来非议。

民政党的马袖强也认为,口口声声警告要带领马来人游行反对7·09净选盟大集合(但当天却不见人影)的依布拉欣阿里,根本只是一个发表煽动性及种族歧视言论的“争议人物”。

如果你善忘,记不起他之前发表过的言论,让我提醒你,他就是在7·09之前,“呼吁”华人屯粮呆在家里的家伙。

在发现了“依布拉欣阿里领导奖”已经成为课题后,玛拉工艺大学校长沙胡哈密特地在面子书上表示,该奖项是由依布拉欣阿里自己倡议,奖项命名也是由依布拉欣阿里自己提出。

无论他建议这项奖项的出发点是什么,必须要理解的一点是,在这多元种族的国土上,任何学校或大学都应该是栽培种族和谐的种子。

所以,违反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的人物,根本就不应以被捧为标榜性人物,例如以其人为奖项命名,继而成为当做学习的模范。

No comments: